每年12月老爸總是要到鹿港去跟那些我們要稱呼『叔叔』結拜兄弟聚餐,而這也是他們持續30多年聚會活動。這幾年的鹿港聚餐他們都會選在海味珍吃『清燉排翅』,這當然也是從小在鹿港長大的叔叔們推薦的。依稀記得前2-3年也曾經和爸媽一起去吃過一次,當時他們的生意就已經好到爆了,現在更是不得了。這次聚餐老爸特地多訂了一桌,也當作是我們全家人的一起聚餐囉。
海味珍最著名的就是吃『清燉排翅』,對於魚翅坦白說我一點都不懂,但湯頭是用老母雞去燉的,吃的時候加上豆芽菜及香菜,我倒覺得真的有美味可口啦。因為埋頭於拼食物當中,所以桌上滿滿的菜餚一張都沒有拍,所以,下次應該還是要拍幾張照片才對。
既然沒有拍到食物,不然拍個招牌呼攏自己一下好了。
這真的一家不起眼的海鮮店,完全沒有裝潢,生意卻是好的嚇嚇叫說~~
吃飽飯叔叔建議我們可以坐三輪車遊鹿港小鎮,所以全家人(13個人,少了老爸,他去叔叔家泡茶了)就浩浩盪盪的開始了老街半日遊囉。
步行到鹿港觀光三輪車時路過了『鎮使館』,這是一棟日式建築的平房,可惜假日是休館的。
鹿港觀光三輪車,叔叔跟老媽正在交涉中,老媽說要去殺價。不過,少了鹿港腔應該沒人會理他吧!!!
三輪車的票價表
單程是100元;5站套票是400元;8站全程套票是600元,不過時間不超過1.5小時。
路線可選擇南線及北線,不過我們選擇了混合線,就是他帶我們去哪裡就玩到哪裡啦。其實加上沿路解說的時間,實際上是無法玩8個站點的。
出發前先來張團體照
原則上一輛三輪車只可以坐2個人,頂多可以加上一個小孩。但因為我們一次租了4輛車,再加上有在地人叔叔帶領,所以才容許我們可以4個人一起上車。
天后宮 官方網站 http://www.lugangmazu.org/index.aspx
鹿港天后宮三大古蹟之一
天后宮供奉的是福建沿海一帶,海上救難護佑漁民出海作業的媽祖。據說當年清廷就是靠媽祖的保佑,才能順利取得台灣,此後便將神像留在鹿港祭祀;鹿港天后宮與鹿港龍山寺、鹿港文祠並列鹿港三大古蹟。
鹿港天后宮建築
天后宮建築、廟內雕刻精緻華麗、古色古香,後殿外的一般寺廟的龍柱龍腳只有四爪,以突顯玉皇大帝崇高的地位。天后宮每年的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總是吸引大批香客湧入參拜,盛況空前。
解說員正跟我們解說有關天后宮的歷史背景
摸乳巷
此巷弄相當狹窄,最窄的部份甚至不到七十公分,若有兩人欲同時通過必會有肢體上的碰觸,因此有了許多逗趣的名稱,像是「君子巷」、「護胸巷」以及最出名的 「摸乳巷」。而「摸乳巷」還有另一個由來,因古時人們有重男輕女的觀念,大多希望能夠生子,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摸乳巷道狹長,有如夜夢般冗長,於是稱為 「夢麟巷」,又因「夢麟巷」與「摸乳巷」台語諧音聽起來相像,時間一久便稱為「摸乳巷」。
不能摸乳...那就摸一下牌子上的『乳』字乾過癮一下好了....hahaha....
龍山寺 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historic/08/index08_c.html
鹿港龍山寺創建於1653年,建於大有街一帶,到了1786年,才遷建於此。歷經數次的整修,到了1831
年才形成今日的模樣。鹿港龍山寺的建材如磚石、福州杉皆由泉州遠渡重洋而來,並以鉅資延聘閩粵名匠來台興建,格式規模仿照泉州開元寺,全寺佔地一千六百餘
坪,可說是深具中國泉州建築藝術之精華
鹿港龍山寺規模宏偉,坐向為東朝西,格局十分方正,山門為三進兩廊九開間縱深式建築。鹿港龍山寺的
建築共分三進,由外而內為山門、中門、戲臺、拜亭、正殿、後殿及左右廂廊。前殿,包括三川殿及龍虎門,它共闢五門,所以又稱為「五門殿」。中門左右邊各有
「抱鼓石」。整體外貌簡潔明朗,結構
對於龍山寺有著另一種情懷,之前唸書時中國近代史的作業就是寫有關龍山寺的歷史與建築。也因此,我們這一組成員還專程南下到鹿港住一晚好好研究一番過呢。
盤石龍柱,兩根柱子共有十條龍攀岩,解說員帶著我們一解說一邊尋找。
福州杉...真的有歷史的痕跡
恬&伊停 VS 思&笑
老媽與他的6個孫子孫女,少了去喝茶的老爸,真可惜。
民俗文物館 http://www.鹿港民俗文物館.tw/
這棟豪華別緻的歐式洋樓係仿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式建築,原是日治時代鹿港有名的富豪----辜顯榮的宅第,其華麗的歐式風格與宏偉的氣勢正顯現出辜家在當年叱吒風雲的財勢地位。
因為時間關係所以沒有參觀,只有大家一起在門口拍照留念。
鶴棲別墅
鶴棲別墅是清光緒年間的建築物,為古浪嶼開錢莊的王氏家族所有,雖然鶴棲別墅已經呈現殘破凋零的面貌,但從細膩古典雅緻建物的門窗及庭院前所鋪設的石板,可看出當年的繁華與風采。
坐在三輪車上匆匆而過,所以也只能隨意的拍張照片。
半邊井
從前在鹿港地區有戶王姓人家,在自家庭院上種了三棵槐樹,以期後代子孫光宗耀祖之時,能用這三棵樹當作製作椅、轎之材料,故稱「三槐堂」。 三槐堂的主人宅心仁厚,把自家水井掘在牆裡牆外中間, 一半為自家使用,一半供無錢鑿井人家取用, 而早期瑤林古街因鄰近海邊碼頭,常有漁民、商人及在碼頭工作的工人均可至此取水飲用,具有敦親睦鄰的功用。
現在井已經封了,只留下一個形式上的井而已。
這時,時間也已經差不多了。如果繼續逛下去需要加錢,個人覺得沒有這個必要。所以我們就在老街下車去逛老街...
鹿港,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文化氣息的地方,若有時間真的值得慢慢品味。不過還是得要先了解它的歷史背景,這樣逛起來會更有意義說。